“作为我的学生,你必须答应!”曹云庭那是脑子相当够用的大校长,知道这是自己的学生在找台阶下了。
谭云这个老油条,眯起眼看着周道诡秘的笑,一副“我知道你biao子做得,牌坊也立得”的感觉。
“好,就这么定了!”谭云兴高采烈的道,“我们现在就走!”
“现在就走?”周道用疑惑的眼光打量着谭云,什么时候这么只争朝夕了?
周道在一张纸上写了一串电话号码,递给谭云,“谭所,如果跟你那位朋友约好了,就给我个电话,我们再去看货,你放心,有曹校长的指令,作为他的学生,不敢不听。”
两个老头子自然知道周道这是得了便宜还卖乖的行为,但他们也拿不出什么话来反驳,毕竟这话听起来相当入耳。
……
也许是快要退休了,谭云看起来更像一个闲人,第二天,他就给周道打了电话,两个人约定在三元村见面。
一见面,谭云就跟周道打招呼。
“周主编,挺准时的嘛。”
周道对谭云说不上什么感觉,最开始吧,他给人一种专注于事业的考古人印象,的确,他也确实这样,要不然也不会被他一忽悠,就跟着电视台去寻找楚长城了。
但慢慢的,他发现谭云其实是个很世故的人,周道对他那种老学究的感觉就弱化了很多。
其实,在三月河家谭云提出再合作一次,周道不是没有动心过,只是觉得重生一世,没必要做一些跟自己关联不大的事,所以他就没有答应。
当然,这一回,谭云找到曹校长,这完全出乎他的意外,而在自己推托的时候,谭云能够及时抛出诱饵,这说明他是洞悉人性的,嗯,估计一开始,老先生就推断出周道是个财迷。
一个考古迷遇到一个小财迷,老古迷又能及时抛出诱人的交换条件,这让两个人的共同点越来越多,周道慢慢觉得,老谭越来越符合“可爱的老头儿”所具备的特点了。
“这个村为什么叫三元村?”周道一边往巷子里走,一边问。
谭云以一种异样的眼神看他,意思是,还有你不知道的?
咳了一下,谭云道:
“这个三元村,是个历史悠久的村子,据说古代这个村里有个秀才,在乡试、会试、殿试中连中三元,这个村子后来就改名叫三元村。怎么样,牛吧。”
“所以你这个朋友想当剧作家?”
“有这点意思吧!”
……
忽然,听到凶恶的狗叫声,谭云在一个贴了瓷片的门楼前停下来,低声说:“到了!”
“宋朝安养了两条大狼狗,半人高,猛的很,你一会儿要注意点。”
谭云一边提醒周道,一边喊:“朝安!”
里面的人听到喊声,显然一下子就听出是谁了,里面应了声“来了”,紧接着传来踢踢踏踏杂乱的脚步声,和喝斥狗的声音。
门吱呀一声开了。
一个三十来岁,前额头发稀疏的男人,扶了扶眼镜,面带习惯性微笑,招呼道:
“谭老师好,这位是周老师?”
谭云介绍道:“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宛都电视台宛都荧屏报主编周道周主编,这位是收藏家兼剧作家宋朝安先生。”
宋朝安大概没想到一张发行量全宛都第一的报纸主编,竟然是一个这么年轻的人,相比较自己已过而立之年还一事无成,他有点谦卑的笑笑,示意道:
“寒舍简陋,请进,请进。”
周道看一眼外走楼梯口拴着的两条大狼狗,深褐色,毛光水滑,看来主人照料得不错,皮毛发出缎子般的光泽。
两条狗个头差不多一样高,看起来就像是一只克隆的另一只,四双狗眼黑晶凶暴,随时准备对面前的各种生物进行袭击。
这要是周道家的那条大黄狗见了,估计一下子就吓尿了。
因为这条狗太大,大黄狗在它们面前,立马不敢叫大黄了,只能叫小黄。
这么生猛的动物,一个文弱书生,是怎么驯养的?周道警惕的端详着这两条狗,忖度着如果它们发起进攻,自己的那一拳应当砸在狗头的哪个位置。
站在前面的那条狗大约在周道的眼里读出了恶意,猛然狂叫一声,尖利的两爪扬起,做扑咬状,铁链发出哗哗的瘆人声响。
“赛虎,退回去!”
宋朝安低喝道。
两条狗立马像做错事的孩子,温驯的看着主人,摇着尾巴退回楼梯下的狗窝,再也没出声。
厉害,周道暗道,这个宋朝安有一套,估计比得上驯犬师的水平了。
两个人一落座,谭云开门见山,“朝安啊,今天我带周主编来,主要是看一下你的收藏,周主编是个行家,我也是花了很大力气才说动他过来掌掌眼的。”
听你这话的味儿,不是提前说好的?周道抬眼看一眼谭云,立马又觉得这老头儿不靠谱了。
宋朝安说好,走向内间,听到拖拉重物的声音,过了一会,搬出一个木箱子出来。
“周主编,这是我收藏的几片铜镜,你看看,有没有喜欢的。”
KAO,把我当成逛地摊的了?周道高度怀疑谭云是不是与宋朝安串通好的,用来忽悠他消货的。
因为即便是他对文物并不内行,但看一眼就知道这里有假货。
他拿起一块铜镜,左右端详了一下,道,“宋老师,你这块铜镜做旧手法有点粗了,你看,绿锈还浮于表面,锈色过于鲜艳,嗯,还有一种硫酸味。”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